广州条友论坛网,南京论坛(品茶),老哥稳全国茶楼,上海龙凤花千坊

励行大讲堂——“创新链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实践”专题活动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14作者:信息来源: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肩负着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重大责任。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由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南京仙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大科学园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创新链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策略与实践”专题活动,于410日在南京大学众创空间成功举办。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一级调研员王荣、知识产权服务处处长廖泽平、栖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蔡现军、江苏省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中心资源管理部主任段伦超、南京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立阳、副总经理花盈、南京大学概念验证中心高级技术经理人张佳瑜等嘉宾出席本次活动。活动吸引了来自政府、高校、园区、行业协会、科技型企业、投资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60余名代表参与,共同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径与新实践。

凝聚共识,共谋发展

活动伊始,刘立阳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表示,南京大学始终秉持“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为己任。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连接高校与市场的桥梁,致力于打造“环南大”科创经济圈,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科研成果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转化。他呼吁各方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行动,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为建设国家新质生产力贡献南大力量。

王荣在致辞中表示,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提升城市创新能级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他强调,南京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近年来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服务平台、强化金融支持等一系列举措,为高校和企业合作创造了良好环境。本次活动是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希望各方以知识产权为纽带,加强协同创新,共同破解转化难题,让更多“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注入新动能

主题分享: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趋势

段伦超详细介绍了江苏省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他指出江苏构建了涵盖技术交易平台、专业服务机构和政策支持的全方位体系。平台汇聚各方资源,促进成果流通;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指导;政策从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有力推动了技术转移转化。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协同,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张佳瑜在分享中重点阐述了南京大学在促进科技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方面的战略布局与实践经验。南京大学概念验证中心作为重要平台,积极为早期科研成果提供专业化的技术评估和商业化指导,有效降低了创新成果转化的风险与门槛。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与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共建联合研发平台、开展协同攻关等多种形式,实现了创新资源的优势互补,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成果展示:彰显高校创新实力

本次活动对南京大学的四项优秀科研成果进行了展示。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宁兴海教授团队带来了“干细胞功能水凝胶敷料的产业化”项目。其研发的干细胞冻存敷料和干细胞提取物冷敷凝胶,可实现对创伤组织的高度贴合、溢出物吸收、微环境维持以及抗耐药菌等功能,有效促进创伤修复。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夏露博士团队带来了“基于声谱的生物多样性甄别技术研发”项目。该技术可根据鸣叫声音特征,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野外鸟类(虫类、兽类等)的种类、数量、分布位置、生命体征,并全天候监测其生存、栖息状态,为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提供数据支撑为生态保护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戴攀博士团队带来了“基于自主光芯片的新一代光纤光栅传感解调系统及其产业化”项目。其光纤光栅(FBG)传感监测技术是未来主流监测方案,具备稳定、精准、性价比高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基建工程健康监测、军工、航空航天健康监测等领域。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唐朝生教授团队带来了“微生物诱导方解石沉淀(MICP)技术”项目。通过MICP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松散的钙质砂颗粒胶结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力学强度的整体,从而提升钙质砂承载力,能够广泛应用于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和绿色建筑等场景。

圆桌论坛:破解转化难题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专家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实践难点、高价值专利布局、品牌建设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专家建议高校科研团队应在项目立项阶段与企业深度对接,确保研究方向与产业痛点结合。同时也需要注重专利的产业化价值评估,提升专利质量与战略布局,加强高校科技成果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

金融赋能:助力成果落地

中国银行代表推介了知识产权金融政策,详细解读了“中银人才贷”“中银高企贷”等专项信贷产品,以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等创新模式,为科研项目产业化提供了资金保障新思路。

深化合作,展望未来

此次活动是南京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励行大讲堂”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承服务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宗旨,为高校、企业和政府搭建了高效交流平台。未来,科技园将进一步深化与知识产权、科技、工信等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路径,加速高校成果与产业对接,有力支撑“环南大”科创经济圈和江苏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的建设。



贡山cqw668| 孟津县7ik519| 平邑县kg8365| 库车县cuy764| 开封县s8u46| 泰来县wco314| 岗巴县8uu398| 白玉县gqk535| 漠河县ck8685| 江阴市yqs717| 大宁县o8k486| 芜湖市saa242| 龙陵县99q537| 宾阳县gam911| 怀柔区7su378| 临沧市ki7568| 丹寨县yee9